山东济南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一年多后,2月9日公布了首份“成绩单”。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(下称“济南金融监管局”)党组书记、局长冯毅介绍,随着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措施的逐步落地,济南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,试验区建设成效初显,各项科技创新标志性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,逐步构建起多层次、专业化、特色化的科创金融体系。
2021年11月,济南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。济南金融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末,济南市首批次确定的6834户科创企业中有贷户数2863户,占比41.9%,较年初增加3.6个百分点;贷款余额1242.7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加权平均利率3.88%,较年初下降37个BP。
冯毅介绍,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,济南成立了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顶格推进机制,成立了实体化工作专班,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,主要表现为五个“创新”:加强财政金融联动,深化政策集成创新;健全专营机构体系;推进组织体系创新;打造科创专属产品,实现产品服务创新;加大直接融资支持,加强融资渠道创新;聚焦重点区域领域,强化示范引领创新。
其中,济南积极推动中央商务区(CBD)、中央科创区(CTD)加快建设科创金融改革重点先行区,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、高技术、高风险特点,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专注服务于科创企业的专营(特色)机构,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精准、更具针对性的服务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末,济南设立科创金融事业部、中心12个,科创小额贷款公司1家,科技分(支)行等科创金融特色机构20家。
冯毅介绍,济南实施上市后备资源培育“荷尖行动”,重点培育3年内能达到上市辅导标准的企业;推动上交所、深交所、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在试验区设立山东服务基地,构筑资本市场专业服务生态圈。2022年济南市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,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6家,居山东省首位。来自济南金融监管局的数据进一步描述,山东省内首单科创票据、首单科技园区CMBS、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、首单“数字经济”主题公司债券成功落地;成立规模62亿元的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,首期实缴12.3亿元,天使投资引导基金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缴总额分别达到4.28亿元、151.14亿元;设立全省市级层面首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,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,投资济南市知识产权密型企业5家;山东金交中心首批知识产权转让项目顺利成交。